劳动法案例:CSO以虚假报销为由解聘医药代表,法院判其支付奖金

2023-05-11 09:59

劳动法

详细内容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劳动争议一站式多元解决机制研讨会暨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发布会,介绍了十起典型案例。

其中包括一名医药代表以虚假报销为由被CSO解聘案,法院经审理认为,该CSO在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虚假报销的情况下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应支付医药代表下半年行为评定奖、第四季度业绩达成奖金。
某管理有限公司与杨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裁判要点:
用人单位在被认定违法解除的情况下,不能证明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及表现不符合奖金发放标准,仅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离职员工不发放奖金而主张无需支付的,该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基本案情:
杨某原系某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该公司从事医药代表工作。2015年1月27日,杨某签收的公司员工手册规定,员工被解聘或退回劳务派遣机构的,不适用公司的奖励计划。2017年1月10日,某管理有限公司以杨某存在虚假报销,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向其发出解除通知。2017年1月23日,杨某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16年第四季度奖金2,500元和2016年下半年行为评定奖11,900元等。仲裁裁决某管理有限公司支付杨某2016年第四季度奖金2,500元和2016年下半年行为评定奖11,900元等。某管理有限公司认为,根据公司《员工手册》以及《2016奖励计划》规定,员工被解聘的,则不再向其发放相关的奖金,故杨某不符合发放奖金的条件,乃诉至法院。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在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杨某存在虚假报销的情况下,其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显然系违法解除。在此情形下,公司依据奖励计划中奖金发放不适用于被解聘员工的相关规定不能成为其拒绝支付杨某2016年第四季度业绩达成奖和2016年下半年行为评定奖的合法理由。同时,关于2016年下半年行为评定奖,公司表示杨某2016年下半年的行为评定奖被评为0级,对应奖金为0元。而根据公司《2016奖励计划》,行为评定奖从“等级1”至“等级6”,一共分六个等级,其中并无“0级0元”的评定等级,且上述六个等级各自人数占比相加为员工总人数的100%。故上述评定意见,既不合常理也有悖其自身规定。鉴于公司未对杨某2016年下半年进行行为评定,法院根据杨某的工资标准及工作实际情况等因素,判决某管理有限公司应支付杨某2016年下半年行为评定奖6,200元、2016年第四季度业绩达成奖2,500元。
白皮书显示,十年来,上海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24961件,审结24992件,争议化解率较高。
从案件类型看,劳动合同纠纷占比最多,达到85%,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和确认劳动关系纠纷占比紧随其后。同时,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少量养老保险待遇纠纷自2017年开始逐渐显现。
上海浦东法院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目录
1.jpg



评论列表(0)
暂无提问

发表提问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