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保密协议涉及的风险点分析

2021-06-28 17:54

详细内容

《保密协议》涉及风险点知多少? 


微信图片_20210628173155.jpg

通常公司与公司在合作交易过程,都会有相关商务洽谈,那在洽谈内容里,当然就会披露到一些属于公司内部、不为外部所知的信息,为了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最常见的就是签署《保密协议》,那么《保密协议》中涉及到的风险点有哪些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01 查看主体

我司是属于保密方还是披露方?应该侧重审核查看合同中该方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保密方,则应该注重


需要保密的信息是哪些?保密的程度和保密的义务有哪些?如果违约,那产生的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作为披露方,则应该注意


披露的信息中,如何区分并且标记好哪些是重要的不可外传的信息?哪些是一般的信息?信息披露后接收方的保密责任和义务是否满足要求?接收方违约披露信息的责任承担是否可以覆盖损失?


通常在交易中,双方都是有信息交流的,更常见的情况应该是甲乙双方互为信息的披露方和接收方。在实务上,《保密协议》的签署更倾向这样的双向保密的合同,对双方来说都能起到互相制约、互负责任的作用。



02 对保密信息有重要区分

通常表达为:“标明专有或秘密或者保密等字样”,因为在合作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视为保密信息,容易对交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不仅不能更好的保护好专有信息,反而因为过度保护过多信息而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


03 保密义务的程度

一般接收方对其接收的信息,在保护的程度不能低于“接收方”保护自己的专有信息。


04 救济方法或违约责任

在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停止泄露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费用,损失计算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直接一口价十万、一百万、五百万;也有不直接标价的,表述为“按照实际损失计算”;那是选择哪一种比较好呢?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但是可以根据合作的内容、交易额、保密信息的商业价值去评估。如果交易额能够达到一千万,那么十万的违约金则可认为在合理范围内;如果保密信息是高商业价值的信息,或者是美国的专利等,违约责任约定为赔偿损失,可能损失的计算无法估计。这就需要综合业务和风险概率进行审核了。


05 保密期限约定

保密协议不同于采购类型的合同,期限一般都会比较长,3年、5年、10年、15年,甚至有些约定为永久保密。我们可以根据合作期限约定保密期限,3年、5年的保密期属于正常的可接受范围。

微信图片_20210628173125.jpg


06 适用法律

适用法律的意思是指,如果合同发生了争议无法解决,就需要进行诉讼,诉讼就是结合法律来审判的,这时候就需要指定的法律作为审判标准。对于我们公司与国内公司合作而言,毋庸置疑的应该适用中国法律,然而,合作方是国外公司并且很强势的时候,往往会适用外国法,如果发生纠纷,需要聘请熟悉当地法律的律师进行诉讼,外聘律师可能涉及到较高的成本支出。


07 争议解决方式

为什么都说争议解决条款是合同各方从起草到修改再到签订全过程中的“兵家必争之地”?那是因为一方面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和管辖地的确定体现了合同各方在本合同项下合作中的强弱势地位,另一方面从成本支出上看,选择在当地机构解决争议,时间和差旅成本都可以控制在最小,还有就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人情社会的根深蒂固印象,不可避免联想存在或重或轻的地方保护主义,而且全国各地司法机关裁判水平不一,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着最终的争议裁判结果。在审查争议解决条款时,应做争取,配合商务谈判争取到对己方最为有利的管辖和审理。



当然,一份合同的条款里面,远远不止以上七个方面,这只是从审核过的众多保密协议中总结出来的关键要点,可供接触协议人员进行初步审查参考,在实际签署合同过程中,整体条款还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审查。



评论列表(0)
暂无提问

发表提问 取消回复